「哺乳期用药」一直是家庭争论的焦点,这次看到了曙光
图片: iconfinder.com | 设计: 六层楼 | 责任编辑: 木头羊
原创文章,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商务合作敬请联系:business_6team@163.com
公众号内回复关键词
查看更多相关文章
导言
不是刻意要制造家庭矛盾,只是因为哺乳期的饮食和用药一直就是家庭争论的焦点。不夸张地说,有多少本来就紧张的婆媳关系从这个时候开始正式踏上了决裂的不归路。
其实,矛盾就两点:
1.行行行,您是过来人,您知道的多。可您那些都是土办法,现在早就有了更科学的解决方案,还有那么多医生和营养专家指导我们,为什么死守着那些土办法?
2.好好好,你们年轻人,知道的新鲜事物多,嫌我们老了什么都不懂。但我们就是这么走过来的,传统的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反正我们都是为你们好!
看到了吧,都没有恶意,都是希望新生儿健康成长、母亲尽快康复。可是,为啥观念上有这么大差异呢?究其根本,不偏袒地说,双方都太自以为是了。
这个问题,我们该怎么解决?
(甩~)
啥也不说了,本篇全文背诵。
母乳喂养
我在之前关于奶粉的那篇文章里斗胆试了一下水深,结论是:能母乳喂养的话,最好母乳喂养,各项指标都完爆配方奶粉。
全世界都提倡母乳喂养,美国儿科医师协会建议母乳喂养到孩子1岁,国内要求至少要喂养到半岁及以上。考虑到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发展水平,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母乳喂养到2岁。
最关键的是出生后的半年,这段时间,孩子身体所需的营养成分全部从母乳中获取,还有体内免疫蛋白(IgG、IgA和IgM)、干扰素等,以及肠道内的益生菌,都需要从母体获得。
总之,母乳各种好,错过很苦恼。母乳如此重要,因此越来越多的人日益重视母乳质量。母乳的质量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变化,虽然跟饮食和人种关系不大,但是跟用药有一定的关系,这就涉及到一个新的概念。
母乳屏障
这是一种介于血液和乳汁之间的生理性屏障,其作用就像机场安检,只不过这个安检比机场严格上百倍,不仅对成分有要求,对个头也有要求。你可以将其想象成白萝卜,检测的时候,要求所有白萝卜都是一个模样,大一分则卡住,小一分则溜过。
讲到这里,估计你们大概能理解了,这第一道关卡就像一个筛子,把我们吃的食物、营养品,以及药物当中的大个子,或者抱在一起假装大个子的成分阻挡在乳腺之外,保证孩子嘬出来的每一口奶,都是为人称道的好奶!但是,有一些小个头的物质可以轻松通关。
等过了第一道关卡,这些乳汁又像吸尘器,会把那些更容易融入奶里的成分吸引过来。举个例子,脂溶性很高的药物就很容易扩散到奶中,就像男人穿上女人的衣服混入女澡堂一样流氓。因此,我们要避免在产后吃脂溶性高的药物。
除此之外,还有酸碱性的问题。由于乳汁偏酸性,因此更容易与碱性的药物相结合。这一结合不要紧,两个家伙抱在一起,很容易进入孩子体内,等于孩子也吃了碱性的药物。
由此可见,我们在用药之前,先要了解自己吃的是什么。平时吃的东西一般问题不大,但是要特别小心一些药物。如果你不是精通各种药物,就请接着看下去。不要忘了,反复朗诵,直至能背诵全文。
哺乳期用药
基于以上原因,新妈妈们在哺乳期用药时要非常谨慎。这里给各位介绍三个原则:
1.能不用,就不用。哺乳期遇到的很多问题都不需要用药,也不影响哺乳。比如哺乳期的感冒绝大多数是病毒性的,所以没有必要用药。一般三五天就能好,需要做的仅仅是多喝水、多休息,耐心等待。
2.先哺乳,后用药。不管吃了什么药,都有可能进入乳汁中。虽然未必有害,但也会增加肝肾代谢的负担。假如不得不吃药,请在吃药前先哺乳。
3.要用药,选对药。各位基本都知道孕期不能乱用药,因为有些药物会影响孩子的生长和发育。
仅仅说这些可不是我们做事的方式,所以,少废话,看下文
为了明确药物使用规范,我们今天重点学习「哺乳期用药安全等级」。一共分为五个等级,L1级~L3级为相对安全的药物等级,在使用时不用刻意停止哺乳。L4级~L5级就需要注意了,必须停止哺乳。此外,具体的药物用量以及什么时候可以恢复哺乳,都得听医生的。
呼市妇科专科医院 | 呼和浩特医保定点单位 | 呼和浩特计划生育定点医院 | ||||||
|
||||||||
(请在以下表格输入您的挂号信息并点击挂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