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时候解决「保大人还是保孩子」的问题了……
图片: Dribbble | 设计:Al Boardman | 责任编辑: 木头羊
原创文章,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商务合作敬请联系:business_6team@163.com
公众号内回复关键词
查看更多相关文章
导言
「保大人还是保孩子?」
不是第一次听说这句话吧?常出现这句话的场景有两个。
今天,咱们就从根本上解决这个「不成问题的问题」。
「保大人还是保孩子」的由来
相传古时候医疗条件极其恶劣,生个孩子不容易……唉,算了,不故弄玄虚,其实不用推到古时候,几十年前的医疗条件都相当恶劣。很多孩子是生在家里、路上,甚至水里,取名叫「家生」、「路生」、「水生」……
看似玩笑,却表明了过去医疗水平的低下。那时,很少有孕妇进行产检,孕期及产后的各种合并症风险可想而知。妊娠期高血压、妊娠合并亚临床甲减、妊娠合并糖尿病、子痫前期、羊水栓塞、胎盘及脐带异常、胎儿发育畸形、胎儿宫内缺氧、早产、产后出血等问题几乎没有办法处理。
在整个孕期,母亲和孩子的生命牢牢地绑在一起,母亲情况不好,必然影响孩子,比如缺氧、感染等。在医疗物资匮乏的年代,很可能集中全部医疗力量也只能救助一个人。同时,手术水平很差,医院不一定具备剖宫产手术的条件。当出现滞产、难产等问题,面临子宫破裂或者大出血的风险时,要么两条命都失去,要么选择留一个。
在那个年代,「保大人还是保孩子」是个很实际的问题。但现在,这个问题就有些滑稽可笑了。
「保大人还是保孩子」还是问题吗?
得益于医疗事业的发展,「保大人还是保孩子」已经不再是个问题,更多时候只是句玩笑话,或者在个别影视作品中增强紧张氛围。
现在,孕期保健和产检机制在不断完善,每一位孕妇都有建档医院,孕期会多次产检,评估母亲和胎儿的状况,如果存在风险,会及时干预。
这让我想起一位会员,高龄二胎,有孕晚期出血、头晕眼花的情况。我判断是子痫前期,建议立即去医院。她检查结果显示血压160/90mmHg,情况非常严重。立即进行解痉降压治疗、检查眼底、留24小时尿蛋白、做24小时动态血压检测等……
现在条件允许我们可以做这些补救措施,尽可能保证大人和孩子的安全。过去,很可能就这么任由血压一路飙高,最后大人和孩子都陷入危境。
医生会怎么做?
我把医生解决问题的思路分享一下,方便大家在遇到类似的情况时借鉴,这是「授之以渔」。读者们,我这良苦用心啊……好了,言归正传。
无论什么时候,医生首先考虑的是产妇。孩子在母亲肚子里时,跟母亲同命运、共患难。比如我会员的情况,医生第一时间处理母亲的血压问题,然后检查眼底和尿蛋白,这些都是为了评估产妇的风险。当病情稳定在可控范围之后,医生才会考虑孩子早产可能面临的问题,尽量让产妇继续妊娠,寻找良好的手术时机。但凡有一点儿风险,都会立马剖宫产。
医生也会遇到大人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孩子存在缺氧、窒息等的情况,需要紧急处理,必要时急诊行剖宫产术。
以上这些都须仰仗发达的现代医疗水平才能实现。
现在,医生怎么跟家属沟通?
在保证大人和孩子都安全的情况下,医生考虑的是如何尽可能依照规范和指南达到最好的效果,不仅不会问家属「保大人还是保孩子」的问题,甚至还要帮助家属纠正这种心态。
有时候,产妇的丈夫情急之下会说:「医生,无论如何都要保大人。」我听到之后都会忍不住笑出来:「说真的,只保一个的期望太低了,连我都看不过去。我们现在是两个都要保,而且两个都要好好的,明白了吗?」
当然,无论顺产还是剖宫产,都不能保证没有丝毫风险,我们还是会跟产妇和家属反复沟通分娩可能面临的问题。当风险出现时,所有医护人员都会全力以赴争取最完美的结果,力求不让任何一条生命从我们手上流逝,更不会把决定生死的「二选一」问题抛给家属去承担。
完
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一直在想电影《唐山大地震》。在当时的处境下,只能做出二选一的抉择,如此沉重的悲剧现在只需要一台起重机就能避免。
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让我们享受到越来越多过去不敢想象的便利。出门提前约车、吃饭订购外卖、骑行共享单车等等,逐渐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习惯,让我们享受到发展带来的福利。
同样,我们六团队也在这股浪潮中不断地提供知识和服务,在满足大家健康需求的同时,也培养了大家新的习惯有健康问题,就来找我们。
我们一直都在!
早安,我爱这个世界。
-推荐阅读-
-更多服务-
呼市妇科专科医院 | 呼和浩特医保定点单位 | 呼和浩特计划生育定点医院 | ||||||
|
||||||||
(请在以下表格输入您的挂号信息并点击挂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