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肝,别再乱吃药了!
图片: Dribbble | 设计: Mario Kiang | 责任编辑: 木头羊
原创文章,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商务合作敬请联系:business_6team@163.com
公众号内回复关键词
查看更多相关文章
导言
先来做道多选题。
关于药物的副作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是药三分毒
B.纯天然、野生的食材和药材副作用小一些
C.中药配伍(几种东西放在一起)可以消除毒性
D.「规范的」炮制工艺可以降低中药的毒副作用
E.抛开剂量谈毒性,就是耍流氓(吃少点就不会有事啦)
F.保健品哪怕没什么「保健功效」,至少不会有副作用吧
G.西药说明书上罗列了那么多副作用,说明毒性比中药大
虽然这道题是密探出的,但答案并不确定。比如A,「是药三分毒」应该算流传千古的金句吧?但密探兄觉得它有些偏颇。首先,究竟什么叫药呢?能治病的就是药?很多时候安慰剂也能治病,但绝对没毒,不就是在胶囊里放些面粉么? 其次,一般临床用药都非常安全,退一万步讲,就算有毒,也远远没有「三分」那么多。
再比如C和D,中医老拿配伍、炮制之类的说事儿,却没有严肃的研究来验证这些观点,让人难以信服。
不过可以肯定,B、E、F和G铁定错。
下面就给大家科普一下为啥别自己乱吃中药和保健品。
药物性肝损伤很常见
密探兄经常接到肝功能异常的咨询,一般是体检发现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增高,担心得了大病;也有患者不问原因直接求治疗,求降酶的良方。
其实造成肝损伤的原因很多,比如大家熟知的病毒性肝炎(乙肝、丙肝等)、脂肪肝、喝酒、胆汁淤积、循环系统问题、代谢相关问题、自身免疫问题等,都可能导致肝功能异常。除了这些,还有一种常见的肝损伤原因药物性肝损伤。
什么会引起药物性肝损伤?
药物性肝损伤,指各类处方或非处方的化学药物、生物制剂、传统中药、天然药、保健品、膳食补充剂及其代谢产物,乃至辅料诱发的肝损伤。其中,传统中药指传统医学理论指导下生产和使用的各种草药和非草药类的中药材、饮片和复方中成药。
从定义可知,西药、中药、中成药和营养保健品都有可能引起肝损伤。
再具体些,临床较常见、可引起肝损伤的药物主要是抗结核与其他抗感染药物、抗肿瘤药物、激素类药物、非甾体抗炎药(NSAIDs)、中药、中成药和营养保健品。
如何诊断药物性肝损伤?
因为肝脏的代偿能力非常强大,只有在肝细胞被大量破坏时才会出现症状,因此很多患者并不自知,只是在体检或者身体不舒服来门诊查生化全套时,才发现有肝损伤。
当然,如果肝损伤十分严重,有可能出现乏力、纳差(食欲差)、恶心、腹部不适、眼黄、尿黄、皮肤黄等症状,此时就要警惕。倘若之前吃过可疑的药物,就要高度怀疑是不是药物性肝损伤。
药物性肝损伤是一个排他性的诊断,通俗地说,就是医生诊断这种病时,首先要有肝功能异常的化验单,其次患者之前的确吃过某种药。但是,仅凭这两点还不足以证明肝损伤由药物引起,还需排除其他原因,比如乙肝、脂肪肝、喝酒等。
呼市妇科专科医院 | 呼和浩特医保定点单位 | 呼和浩特计划生育定点医院 | ||||||
|
||||||||
(请在以下表格输入您的挂号信息并点击挂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