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 | 「大号」蹲着好还是坐着好?
公众号内回复关键词
查看更多相关文章
导言
思考,是六普外人生中为数不多的正经事。漫漫长夜,无心睡眠,是思考人生的绝佳时机;上课无聊时,也是思考人生的美好时光。当然了,还有一个不得不提的时段,那就是如厕时间,手托腮帮,如圣者入定。
▲图片来源于网络
科技的发展,让思考的体位从儿时的蹲姿升级为现在的坐姿,逐渐舒适的姿势也带动了思维质的飞跃。伴随着思考深度的增加,命题却逐渐返璞归真,六普外不禁想到一个更实际的问题:蹲着拉和坐着拉,哪个更好?
这貌似是一个不可调和的问题,但世事并不是非此即彼,两者之间的灰色地带,往往最具魅力。
脑洞大开的朋友可能会想:我可以脚踏马桶圈,掌扶瓷砖墙,蹲在坐便器上练腰马合一,岂不是皆大欢喜?
少年,我惊叹你脑洞惊奇,但这和「脱裤子放屁」并无区别。看来,你还未得其中精髓。
蹲位的利弊
人体在几百万年的进化中,一直是蹲着排便,肛门周围的肌肉已经适应蹲位,就好比睡觉要躺着、站时手要自然下垂才舒服。马桶的出现,让人坐着排便,虽然双腿的舒适度大大提高,可是,你们考虑过直肠,还有周围肌肉的感受吗?
人体为了适应环境做出的改变往往极为缓慢。从蹲到坐,直肠和菊花肯定要为你的舒适度付出不少代价。
蹲位时,在周围肌肉的牵拉下,直肠弯曲的地方被拉直,盆腔脏器下移,腹压作用明显,综合作用导致排便比较通畅。如果坐着拉,肌肉运用完全不同,导致直肠和菊花并不如蹲着那么通畅。
所以,就排便通畅性而言,蹲位是极具优势的,坐位耗时费力。排便时一般直肠内处于高压状态,如果费时费力、高压持续时间过长,会增加痔疮、直肠脱垂等相关疾病的发生概率,到时候菊花得付出更惨痛的代价。
下图可以初略地看出两者的区别。
▲图片来源于网络
蹲位最不好的一点,就是体验太差,稍微蹲久一点下肢就开始血运不畅,两腿发麻。便秘者蹲半小时,站起后眼前发黑、双腿发抖、走路扶墙,朋友看见都得安慰一句:兄弟,要节制啊。
然而,事情有弊必有利,体验差也必然能让人尽量缩短如厕时间,早早完事,客观上可以避免痔疮等疾病的发生。
坐位的利弊
人嘛,都喜欢享乐,对这方面的追求总是无穷无尽。从150多年前欧洲城镇安装上自来水管和排污系统后,马桶这东西就开始在有钱人家出现,之后慢慢进入千家万户。设计在不断升级,现在还增加了各种功效,但核心离不开两个字舒适。
蹲坑会引起腿麻和直立时一过性低血压(蹲着或坐着突然站立时,会引起短暂的低血压症状),每年造成的悲剧不少。坐便器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特别对腰腿不便的人而言,简直就是神器。
说实话,要给我一个手机、一包烟,在厕所里看看小黄文、小电影,我能逗留2小时。但真这样的话,恐怕直肠早就发出憋屈的抗议,双腿也会被坐便器边缘压得血流不畅,阵阵发麻。
关于坐姿会导致排便不畅的问题,前面已经说得很详细。其实,坐便器让人最不能容忍的是压不住水花。
细想一下,当你与那泡呼之欲出的热翔经过数小时艰苦卓绝的斗争,脸色由白变红,由红转青,一步一步挪去厕所,解开裤腰带坐下的一瞬间,本以为是开闸放水、浩浩荡荡奔入江河,却不料从菊花奔出的粑粑犹如定点炸弹,炸得整个池塘犹如天女散花。你感觉屁屁一凉,还没体验完倾泻而出的快感,忽然又被莫名的恐惧所支配。
还有在公共环境下,马桶不太卫生,谁有强大的内心,能在经过千人坐万人踏(有些甚至在边缘还能看到星星斑点)的马桶上畅快释放?这时候,脚踏坐便器的清奇思路想必可以得到深刻践行,只是千万要注意平衡,别一失足成千古恨啊,少年。
呼市妇科专科医院 | 呼和浩特医保定点单位 | 呼和浩特计划生育定点医院 | ||||||
|
||||||||
(请在以下表格输入您的挂号信息并点击挂号) |